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2016年退休。致力于名优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养殖技术推广。
“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的速度行驶惯了,驶离高速路前需要进入匝道减速缓冲一下。”2016年,陈永乐退休了,但仍然能在水产行业的各个场合中见到他的身影,习惯了忙碌于经济鱼类繁育和养殖技术推广的他总感觉自己需要时间适应退休生活。
退休前,陈永乐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成果与开发处处长,也曾是广东省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和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秘书长,多重身份使他能全方位服务广大渔农。退休后,陈永乐接受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鱼类遗传育种中心的返聘,继续开展技术指导和成果推广工作。目前,他仍是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的技术培训讲师,江门、佛山等多个农业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突破笋壳鱼国内养殖关键技术
2008年,“褐塘鳢全人工繁殖、苗种产业化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便是陈永乐。通过连续10年的深入系统研究和推广示范,陈永乐在褐塘鳢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方面均取得创新性突破,解决了褐塘鳢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褐塘鳢即笋壳鱼,是热带、亚热带的优质淡水鱼,主产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笋壳鱼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与我国相近土著种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市场的青睐。上世纪90年代笋壳鱼已成为日本、韩国及我国广东、港澳台地区进口的主要淡水鱼产品。“那时候广东就有很多人做过笋壳鱼的育苗,但都没能实现产业化。”陈永乐回忆说,“当时中山等地也有人尝试引苗养殖笋壳鱼,但都不怎么成功,主要是技术没掌握。”
1998年,陈永乐开始投身于笋壳鱼的育种技术攻关,经过多年研究,终于查明了笋壳鱼仔鱼的摄食特点以及饵料大小和密度对仔鱼摄食的影响,率先解决困扰业界十几年的笋壳鱼仔鱼“开口难”的育苗瓶颈。2003年,他成功培育出10万尾笋壳鱼幼苗,并由此创建了笋壳鱼本土苗种产业化培育新技术,实现了笋壳鱼全人工繁殖,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生态调控自然繁殖的技术以及人工催产繁殖技术,并且成活率明显高于原产国。
填补了国内生产笋壳鱼鱼苗的空白后,陈永乐随即把重心转移到笋壳鱼的养殖推广中。为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在广东、海南等地建立多个种苗繁育示范基地,每年为养殖者提供上千万尾优质种苗。2004年起,他与团队在珠三角地区池塘主产区建立1000多亩商品鱼养殖示范基地,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殖模式,制定了养殖技术规程,比较研究了笋壳鱼与其它塘鳢鱼的营养成分,为配合饲料的研制开发提供了数据。应用自主研发的商品鱼养成技术,使笋壳鱼池塘养殖成活率由以前的10%~30%普遍提高到70%~85%,解决了笋壳鱼池塘养殖成活率低的难题,证实了笋壳鱼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现在国内养殖的笋壳鱼多是杂交种,卖相是泰国的好些,但营养方面是本土的更优。”如今,陈永乐仍然在关注着笋壳鱼的养殖与市场动态,“据我的了解,目前笋壳鱼的养殖面积大概有1万亩,亩产3000斤左右。”
“人工养殖是龟鳖野外资源
最好的保护方式”
陈永乐一直很关注龟鳖养殖行业的发展,曾经担任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秘书长,之后又长期在协会任监事长一职。早年,他运用生态及营养生理的方法,提高了黄喉拟水龟的产卵率、孵化率和苗种的成活率,建立了成熟的养殖技术,详尽研究了黄喉拟水龟的生长过程,总结了养殖技术规程,实现全人工繁殖,获得了子二代。2004年,该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龟鳖繁育养殖不仅可以保护和拯救龟类野生资源,而且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高强度的生产活动使龟类代代相传的繁衍栖息地遭受了严重的挤压和破坏,龟类种群数量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灭绝。”2015年11月,在全国龟鳖产业发展高端学术论坛上,陈永乐就龟鳖野外资源保护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引起了极大反响。
他介绍,1989年,在南宁农贸市场,一天能见到5~7种龟,数量约100只,而到了1991年,只能看到3~4种、数量60~70只。云南闭壳龟自1906年在昆明及东川采到标本后,至今未见报道。中国特有龟类百色闭壳龟目前在大陆成体不足10只,而其野生或是驯养的本地种已不见踪迹。金头闭壳龟野生数量估计不足200只。安徽黄缘闭壳龟和广东省平胸龟野生种群密度也非常低。而分布较广的平胸龟、黄喉拟水龟等已成为濒危物种。
陈永乐表示,目前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二是配子或胚胎保存,防止遗传信息的丢失;三是迁地保护,将需要保护的物种从原栖息地迁移至一个新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原生态的,也可以是人造的,后者即是人工养殖。“人工养殖是龟鳖野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他认为,“要在保育野生资源的同时发展好龟鳖产业,需使珍稀龟类人工养殖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见证广东渔业发展
1979年,国家水产总局珠江水产研究所(1982年更名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成立,也是在这一年,陈永乐入职珠江水产研究所,之后他的工作也伴随着广东渔业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1980年,陈永乐跟随老一辈水产专家一点一点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引进、开发泰国蟾胡子鲶、尖吻鲈等新品种。1982年,陈永乐参与到“长江、珠江、黑龙江三水系的鲢、鳙、草鱼原种种群的生化遗传结构与变异”的国家鱼类繁育攻关研究课题当中,为保护和利用物种资源或基因资源及开展遗传改良工作提供遗传学依据。最终,他自己也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带领研究团队进行黄喉拟水龟、笋壳鱼等新品种的引进研发。
在进入珠江水产研究所前,陈永乐是一名语文老师,“这之前,我甚至搞不清楚四大家鱼的学名是什么。”随后的几十年中,他的育种、养殖技术在不断累积增进,广东水产养殖机械化也在不断发展推进,“以前增氧机只能偶尔见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的标配。”同时新的养殖模式也不断涌现推广,“日本鳗鱼很有名,他们养殖用的是水泥池,随后这种鳗鱼养殖方式被引入台湾、福建等地,在顺德最终实现了土塘养殖。”
陈永乐还是广东渔业科技入户的专家,几十年如一日地把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带给养殖户,在重点地区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辐射带动周边的养殖户。“我当时负责的是梅州片区。”陈永乐说,“我们的工作是根据当地的实际,为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包括放养品种的搭配、常见鱼病的防治、饲料投喂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等。”也积极引进省外的品种,梅州市梅江区引进长江水系草鱼和彭泽鲫,产量比增15%以上,效益显著。
“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也不断出现与丰富。这期间,广东引进省外、国外的品种就超过60个。”对于自己职业生涯期间广东渔业的变化,陈永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