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养殖户反应,自家池塘养的鱼出现了怪象:鱼的皮肤、鳃部和鳍上出现很多小白点,严重的鱼体身上就像沾满白粉,食欲不振,身体消瘦。殊不知,这很可能就是海淡水鱼类春季养殖的一大杀手——小瓜虫病,又名白点病。小瓜虫病是南方鱼类冬春季节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河豚、黄颡鱼、草鱼、泥鳅等危害更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当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水温低,水质污染不易处理,换水困难等原因,常令养殖户损失惨重。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大,不论鱼的种类,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其在水质较差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小瓜虫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感染后钻进鱼体皮肤或鳃的组织,形成小囊胞,一般药物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现在以预防和辅助治疗为主。每年的开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体里的虫卵也开始复苏,这时候各大养殖户就要提高警惕了。
一.症状特征
1.患病初期,头、鳃、胸鳍、背鳍、尾鳍和表皮肤均有大量小瓜虫,密集寄生时形成白点状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
2. 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3. 病鱼身体瘦弱,反应迟钝,游泳无力。
4. 小瓜虫侵袭眼角膜,严重时出现眼瞎。
5. 病鱼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严重时停食乃至死亡。
6. 腮组织被破坏,常呆滞状漂浮在水面不动或缓慢游动。
二.如何正确诊断
由于小瓜虫病和白皮病、打粉病、微孢子虫病和痘疮病症状相似,鱼体表面都有白点,所以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没有显微镜,则可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清水的白磁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小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球状的虫滚出在水中游动,也可作出诊断。
为了便于养殖户区分,以下是这些疾病的不同之处。
①白皮病:白点出现于背鳍基部或尾柄处,病情发展只是白点本身的面积扩大,最终表现为以背鳍至臂鳍为界的整个后部皮肤呈白色。
②打粉病: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但随病情加剧白点数量增多,最终白点遍及全身,整个体表似擦了一层粉末。
③小瓜虫病:细看白点间有充血的红斑,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带有白色小点的囊泡。
④微孢子虫病:病鱼死后2~3小时,观察其发病部位,仍有白点的是微孢子虫引起的,如果没有白点的是小瓜虫引起的。
⑤痘疮病:特征虽与小瓜虫相似,但小瓜虫病可用肉眼见到小瓜虫游动,而痘疮病在普通镜下看不到病原体。
三.流行特点
1.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此病,但是有明显的季节性,3-5月,11-12月为流行盛期。
2.水温15-20℃最适宜小瓜虫繁殖,水温上升到28℃或下降到10℃以下,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它们自鱼体表面脱落后,不再流行。
四.危害情况
1.是鱼常见病、多发病。
2.传染速度快,致病性强。
3.各种鱼从鱼苗到成鱼都会患病而大量死亡。
五.预防措施
1.在放鱼前,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2.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
3.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
4.提高水温至28℃以上,并及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
5.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6.对已发过病的水泥池、池塘先要洗刷干净,再用5%食盐水浸泡1-2天,杀灭小瓜虫及其孢囊,并用清水冲洗后再养鱼。
六.治疗方法
1.用2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15℃以下时浸洗2小时,水温在15℃以上时浸洗1.5-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鱼体和粘液脱落。
2.用167毫克/升冰醋酸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17-22℃时,浸洗15分钟。相隔3天再浸洗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3.用0.01毫克/升的甲苯达唑溶液浸洗2小时,6天后重复一次,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
4.用200-25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和0.02毫克/升的坐旋咪唑合剂浸洗1小时,6天后重复一次,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
5.用2毫克/升的甲基蓝溶液浸泡病鱼,每天浸泡6小时。
6.按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250克、干姜片100克,混合加水煮沸,全池泼洒。
7.配合投喂抗生素,也可用氟哌酸50毫克/千克鱼或土霉素100毫克/千克鱼,连续投喂2-4天。